甘肃天水一所年学费上万的私立幼儿园,曾是许多家庭为孩子选择的学校,家长们期望孩子在这里获得优质教育和安全成长。
可这所幼儿园食堂里那些颜色鲜艳的“彩虹”糕点,竟是用工业颜料所做,最终导致近200名孩子被查出铅中毒,其中不少已是重度中毒。
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在如今央视介入的情况下,这件事所引发的后续影响依然在持续发酵,甚至还有网友曝光了,这些受害者的补偿方案。
随着事情闹大,官方迅速介入,7月8日,调查组给出了结论:幼儿园园长和厨师等八人被刑拘,原因是他们将网上买的彩绘颜料,兑水后做进了孩子们的食物里。
监控录像里,厨师甚至没稀释,直接把一瓶颜色诡异的液体倒进面粉,做成了那些“特色”发糕和玉米肠卷。
“颜料投毒”,这个说法简单直接,似乎能解释一切,但一石激起千层浪,疑问也随之而来,一家被卷入风波的颜料厂商连夜发声明,说自家的产品不含铅,而且瓶身上用大字写着“不可食用”。
这就奇怪了,如果用的是无害颜料,孩子们为何会铅中毒?如果用的不是这家,那又是什么牌子的“夺命颜料”?幼儿园为什么迟迟不肯公布采购记录?“工业颜料”的猜测,开始在坊间流传。
更硬核的质疑来自一个生活常识:含重金属的工业颜料会抑制酵母发酵,面团根本发不起来,怎么可能做出松软的发糕?
一位博主干脆自己动手,买了工业级颜料柠檬铬黄——一种含铅的强着色剂——掺进面粉里蒸馒头。
实验结果让所有人后背发凉:面团不仅正常发酵,蒸出的馒头还色泽鲜艳,蓬松诱人,闻不出任何异味,这个诡异的成功,让官方那个看似确凿的结论,瞬间变得扑朔迷离。
而这家叫褐石培心的幼儿园,也不是什么犄角旮旯的野鸡机构,它是一家高端私立幼儿园,一年学费上万,是很多中产家庭咬咬牙也要送孩子进去的地方,图的就是一份安心和体面。
谁能想到,这份高昂的学费,换来的竟是长达三年的慢性投毒,孩子们在“高端”的环境里,日复一日地吃着本不该出现在餐桌上的东西,身体被一点点侵蚀。
受害者也远不止孩子,幼儿园的好几位老师,包括一名已经怀孕的老师,也因为吃食堂的饭菜,被查出血铅超标。
铅毒对胎儿的伤害是毁灭性的,可能导致早产、畸形、智力永久损伤,整个幼儿园,从里到外,都浸泡在毒素里,管理上的漏洞大到令人发指。
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,这不是天水第一次了,早在2006年,天水市麦积区就发生过两百多名村民血铅超标事件。
惊人相似的是,当时也是本地检测“正常”,外地复查“严重超标”,最后的祸源指向一家非法的铅冶炼厂。
历史在这里诡异地重演,这究竟是偶然的个案,还是这片土地在监管和公共卫生上,一直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巨大黑洞?
风波之下,一份官方补偿方案出台了:轻度中毒的,给一千元回家养着,中度的,免费住院,再给六千元务工补贴,外加一个区内任选小学的名额。
这些条件,对已经掏空家底、心力交瘁的父母来说,轻飘飘得近乎侮辱,医生说得很明白,铅会沉积在骨骼里,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几乎不可逆。
很多孩子即便排出了血液里的铅,智力也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到同龄人的水平,医院里,孩子们因为天天扎针输液而哭闹不止,父母们心如刀割,却只能抱着孩子一起流泪。
有家长悔恨地说,早在一年前就觉得幼儿园的点心颜色太艳,像刷了油漆,老师却解释是“手机加了滤镜”,如今想来,这句谎言多么恶毒。
甚至有已经毕业的孩子家长爆料,说自家孩子也曾血铅超标,排了一年毒,现在还有各种后遗症,可见这毒,下了多久,有多深。
家长们暂时顾不上去追问真相,也顾不上去思考谁是“替罪羊”,谁在幕后,他们所有的精力,都用来陪孩子熬过漫长而痛苦的治疗,因为眼前这个小小的身体,就是他们的全世界。
一个“彩虹”糕点,牵出了一场绵延数年的投毒事件,也彻底砸碎了家长对学校最基本的信任,这种信任的崩塌,比铅中毒本身更具杀伤力。
它让每一个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父母,都开始变得警惕和不安,当鲜艳的色彩不再代表美好,当教育者沦为加害者,我们赖以维生的社会契约,就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痕。
真相还在路上,可孩子们的童年已经毁了,那道致命的“彩虹”,最终会投下多长的阴影,没人知道。
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